欢迎访问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动态公告

最新动态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公告>>   公司动态
供热行业首获“国优金奖” ——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工程

   12月1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2020~2021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入选名单。古交兴能电厂至太原大温差长输供热工程(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工程)一举摘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是我国供热行业第一个国优金奖工程。自1981年该奖设置以来,全国建设工程领域共有170余项工程获得这项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

   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工程是国内第一个成功实施的大温差长距离供热工程,在集中供热领域创造了单体规模最大回水温度最低输送距离最远能耗最低等多项世界领先指标。太古供热工程在太原市政府主导下,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建设,清华大学技术支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太原市热力设计有限公司以及中能建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共同设计,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主申报单位)、中铁六局等施工,在各单位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2013年,太原市清洁供暖工作面临着燃煤锅炉替代和太原第一热电厂关停后热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同年2月,太原市政府组织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付林教授团队及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对太原市供热详细研究基础上,提出古交至太原大温差长输供热方案。

   太古供热工程采用清华大学大温差长输供热技术,回收古交兴能电厂6台发电机组的乏汽余热向太原市区供热,总供热规模达7600万㎡,为太原市区总供热面积的三分之一。工程总投资约67亿元,供热半径70km,其中从电厂首站至中继能源站敷设的4根直径1.4米管线是工程重点和难点。该段管线长度37.8km,包括直埋20.1km、隧道15.7km、野外架空2.0km。长输管线六次穿越汾河、两次穿过铁路、三次跨越高速公路、两次穿过引黄管线、多次穿越太钢精矿粉管道。建设三座中继泵站,一座事故补水站,一座中继能源站,实现六级热网循环泵逐级加压。工程建设规模浩大,且几乎包括了目前热力管线所有高难度敷设,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攻克了许多难题难关。整体工程历时两年半建成,于201610月正式投入运行。

   工程采用多项关键技术,在单体供热规模、长输距离、供热隧道长度、管网高差、能源站换热能力等方面创造了国内之最;同时,首创大温差长输供热技术体系,首次构建六级泵循环加压输送系统,首次提出锚杆、内衬相结合的传力结构,首次研发出大位移直管压力平衡膨胀节,首次提出阵列式无应力配管技术。

   为了大幅度降低长输热网的回水温度,扩大供回水温差,提高长输管网的热量输送能力,在城区供热范围内的热力站,广泛设置吸收式换热机组(其中燃气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是在国内外的首次工程应用),在长输热网和城区一级热网连接处设置适合于大温差换热的中继能源站。同时,在兴能电厂梯级回收汽轮机低品位乏汽余热,回收的余热量占总供热量比例达到79%,大幅度降低了热源的能耗和成本,弥补了热网距离长所引起的投资和输送电耗增加。输送至城区的供热成本仅与燃煤锅炉房相当,显著低于目前其它清洁供暖方式。

   太古供热工程的投运实现了对太原第一热电厂四台300MW机组和1640万平米分散燃煤锅炉的全面替代,每年减少燃煤276万吨,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并为提高太原市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太古供热工程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全面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进城市清洁供热的示范样板项目。因科技创新显著、工程质量优良、综合效益明显,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安装之星、中国节能环保专利一等奖、建设项目绿色建造设计一等成果和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A级用户满意工程等36个奖项。获授权专利69项,形成工法17件,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125篇。

   我国暖通行业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考察工程时评价该工程开创全国乃至世界供热先河。包括倪维斗、肖绪文和闻雪友三位院士在内的住建部评估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所形成的大温差长输供热模式应该成为我国城镇清洁供热的主流。

   太古供热工程大温差长输供热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清洁供热的示范样板,开创了清洁供热的太原模式,先后获得北方城镇供热节能最佳实践案例智慧供热优秀实践案例称号,所产生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被国内众多项目应用,在我国供热领域迅速掀起了长输热潮。

   太古供热工程所采用的大温差长输供热技术为我国北方地区城镇清洁供热提供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为未来中国城镇供热发展指出了方向,也为全世界提供了可行的清洁供热模式参考。

主办单位: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上庄街155号
办公时间:夏季8:30-12:00 14:30-17:30 冬季8:30-12:00 14:00-17:30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35号

晋ICP备05004860号-1

您是第 9826921 位访问本站的朋友2025年05月06日